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在一年多前引入了一個「社區經濟互助計劃」。在外國,這類計劃巳經實踐有十年以上,成效顯著。記者訪問了負責這項計劃的袁姑娘,介紹這項計劃的實施及展望。
服務換服務 各取所需
在實施這項社區經濟互助計劃之前,該中心曾經參考過一些外國成功的實踐經驗。計劃希望透過民間的服務及貨品的交換,以才能換才能,以服務換服務,以時間換時間,實現經濟互助,增加民間的信任與溝通。
參加這項計劃的會員,現巳超過四百多人。衹要是該會的會員,年齡超過六歲,都可參加,不限性別及工作性質。而且計劃也開放給其他社區的會員參與,但運作的網絡,目前只集中在灣仔區。
貨幣時分券
計劃本身,是由中心發行社區貨幣時分券,作為會員在服務時間上交換取得的代用券。這種代券分四種不同的時值:一小時、半小時、六分一小時,及十二分一小時 等。可換取的服務包羅萬有,除了一般性如清潔家居、補習、語文教授等等外,亦有另類服務。如煮腸粉、情緒疏導、物理治療等,可謂各適其式。
服務也不單只局限於個人的交換,區內的一些老商舖,如中醫、眼鏡舖等,最近亦欣然投入計劃,令其內容更多元化及有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每月一次趁墟活動
計劃每個月有一次「來墟」(趁墟)活動,會員除了可互換所需的二手物品外,又可以互相認識,結交區內朋友,作為以後互換的基礎。除了趁墟以外,會員亦可以透過計劃定期出版的時分報,登廣告去找適合的人力資源。
中心亦考慮到未必每種服務的交換形式及價格相同,所以都容許會員在規定的金錢比例範圍內作交換調整。計劃內亦設有其他不同的由會員負責的小組,如配對小組。現正嘗試中的,有集體購買小組等,以配合不同的需求。
促進社會互助互愛
經過了一年多的實踐,綜合各方面不同的意見,袁姑娘說希望計劃能拓展至其他不同社區,令更多市民能夠透過計劃而受惠。這項社區經濟互助計劃,除了令小團體在經濟及勞力上可以互動互助外,亦起到一種使社會更親密及關懷的作用。相對物質消費掛帥的社會現實,這個計劃令香港這個以物質享受為主導的社會有一個反思的機會。透過交換,不再浪費,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照關懷;人際就變得更互助互愛,使人能更人性地、更健康地共同生活及成長,值得社會更大的肯定和支援。